坐在诏狱外的青石板路上,溥洽满脸茫然,仔细的回忆起六年前,燕师进城的那日。

当年紫禁城里那具尸体,确实是假的。

溥洽当时也确实带着建文君从朱元璋留下的地道逃了出来,可他们两人是直接从宫里出来的,所以还要在城外码头等被困在城中的程济、杨应能等二十二位臣子出城与他们会合。

就在两人于码头等人时,原本风平浪静的江面突然刮起大风,码头里所有船只都没事,唯有两人所乘的小船颠簸不已,致使建文君失足落水。

或许是人生的挫败太过密集,溥洽下水施救时,建文君已经没了求生的意志,兀自推开溥洽,很快便溺死江中。

捞起建文君的尸体后,溥洽的脑海中突然生出一个疯狂的想法,他想到了一条效法姚广孝的捷径。

把建文君的尸体藏起来,对外谎称建文君已经走了。

或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溥洽是何许人也,但纵使过上千百年,也仍旧会有人津津乐道的提及建文迷踪,会有不计其数的大儒皓首穷经的钻研,建文君究竟去了何处,在逃出金陵后,又为何不起兵夺位。

只有他一人知晓,在建文君逃出金陵的第一天,便被江水溺死了。

那日,溥洽先是在码头等到了叶希贤、杨应能等建文死忠,告诉他们天子已经先行一步,往滇中去了。

待众人南下之后,溥洽又拖着建文君的尸体,在孝陵附近的山头上,挖了个三丈深的坑,将建文君埋了进去。

自此之后,溥洽再也没对旁人提及过此事,连姚广孝都没有告诉过。

也正是因为此事,溥洽才有了底气在姚广孝面前发誓,要成为他那样的僧人。

他确信,后人对‘建文皇帝究竟去哪了’的好奇程度会远远胜过‘姚广孝为什么造反’,被囚禁在诏狱的这六年,溥洽每每想起此事,心中总有种莫名的兴奋。

可现在,已经死了的建文帝却突然在海外复位了。

那他这六年算什么?

溥洽在诏狱外坐了半个时辰,直到天边已经泛起肚白,姚广孝跟当值的锦衣镇抚有说有笑的走出衙门。

姚广孝似乎对守在衙门外的溥洽并不惊讶,屏退了身后的镇抚,看向自己这个大弟子笑问道:“想通了,准备随为师礼佛了?”

溥洽双眼猩红的抬起头,看向姚广孝咬牙低声道:“朱允炆已经死了六年了!”

“这话如果你六年前告诉我,为师定然深信不疑。”姚广孝打量着溥洽饶有兴致道。

建文四年,燕师虽然入了金陵,但天下各省仍奉朱允炆为君,驸马梅殷手中更是握有数十万大军。

换成哪个皇帝,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第一时间召天下兵马围剿金陵。

可朱允炆没有。

唯一的解释就是,朱允炆虽然跑了,但路上遇到了别的意外,毕竟潜龙入渊发生什么都不足为奇。

即便如此,姚广孝也没有怀疑溥洽。

直到永乐元年,但全国各地都在上报发现了建文行踪,从福建到云南、四川、贵州、湖广……几乎遍布江南七省。

地方州府为了邀功,言之凿凿的说这就是建文君,可姚广孝怎么看都觉得这不像是朱允炆的行踪,反倒像是有一伙人在找朱允炆。

姚广孝猜出这是溥洽的手笔,却不敢点破,他了解自己这个徒弟,一旦点破,这厮哪怕是豁出去越狱也会去找朱高煦。

“那现在呢?!”溥洽咬牙道。

姚广孝咂着舌头,道:“为师不信还不好吗?六年前只有你自己一人知道真相,六年后的今天还是只有你一人知道真相。”

溥洽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他享受的是那种后人求而不得而我独知之的感觉。

现在建文君在海外复位,他知道真相又能如何?还会有哪个后人会好奇建文君究竟去了哪?

后世史书,提及建文君只会说其最终逃窜出海而后湮灭在浩荡青史之中无人问津。

“骗子!他们是骗子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