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命令部队休整一段时间,补充给养,同时派遣侦察兵前往洛阳,搜集情报,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正月十八日,李自成的饥民队伍浩浩荡荡地逼近洛阳。这支庞大的队伍已经超过了十万,士气高昂,每个人都怀着对未来的希望。
李自成站在高处,俯瞰着这支由饥民组成的庞大军队,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知道,洛阳不仅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也是实现理想的关键一步。
洛阳城内,河南总兵王绍禹接到李自成逼近的消息后,立刻召集将领,紧急部署防御计划。
“李自成的队伍已经到了城外,我们必须立即行动,防止他们攻入城内。”王绍禹的声音充满了紧迫感。
他命令麾下的两员副将罗泰和罗仪分别带领部队,前往城外设防,准备迎战李自成。
罗泰和罗仪接到命令后,带领各自的手下前往城外设防。然而,当他们看到李自成的队伍时,内心开始动摇。
罗泰低声对罗仪说:“你看那些饥民,他们虽然衣衫褴褛,但个个精神抖擞。我们的士兵呢?已经多日没有粮食,个个面黄肌瘦,怎么打得过他们?”
罗仪点头附和:“是啊,李自成能给饥民饭吃,我们麾下的士兵难道不是人吗?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送死?”
两人商议片刻,决定采取行动。他们秘密召集了几名亲信,商量如何哗变。
罗泰坚定地说:“我们要投靠李自成,至少能保证士兵们有饭吃。否则,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饿死在这里。”
罗仪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对,我们不能再为这样的朝廷卖命了。走,去找李自成!”
当天晚上,罗泰和罗仪带领各自的部队,突然宣布哗变,向李自成投降。
他们派人向李自成传达了投降的意愿,并请求加入他的队伍,享受与其他饥民一样的待遇。
李自成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派人前去接洽。他对罗泰和罗仪的决定表示欢迎,并承诺会善待他们的士兵。
第二天清晨,罗泰和罗仪率领数千士兵,携带劣质火炮,正式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
李自成亲自迎接他们,对他们表示感谢:“你们的决定非常明智,我们会共同奋斗,让所有的人不再受饥饿之苦。”
罗泰和罗仪感激涕零,表示愿意效忠李自成,共同推翻腐败的明朝政府。
接收了罗泰和罗仪的部队后,李自成的队伍实力大大增强。不仅增加了数千名训练有素的士兵,还得到了一些火炮,进一步提高了战斗力。
李自成立即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决定利用新加入的火炮,对洛阳进行围攻。
为了鼓舞士气,李自成在全军面前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兄弟们,洛阳就在眼前。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攻破这座城池,让所有的饥民都有饭吃,有地种!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全军士气高涨,纷纷响应李自成的号召,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九日,罗泰和罗仪率领投降李自成的明军火器部队,携带着几门劣质火炮,对洛阳城进行了长达一昼夜的炮轰。
尽管这些火炮质量极差,射程短、精度低,但连续不断的炮声还是给洛阳城内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炮轰持续了一整天一夜,洛阳城内的百姓和守军都陷入了极度的紧张和恐惧之中。
城墙上的守军不断听到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虽然实际造成的破坏有限,但这种持续的心理压力使得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守城的明军精锐老兵大多是从陕西调来的,他们本来就不情愿在河南守城,对这场战争缺乏足够的动力。
在炮轰的打击下,这些老兵的怨气更加明显。他们在城墙上抱怨道:“李自成那里饥民都能吃饱,副将罗仪这样的大官都去那边了,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
这些抱怨迅速在城内传开,谣言四起,士兵们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有人甚至开始讨论是否应该投降李自成,毕竟在那里至少能有饭吃,不至于饿死在城墙上。
坐镇洛阳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听到这些抱怨和谣言后,心里十分害怕。他意识到,如果士气继续低落下去,守城将会变得极其困难。
吕维祺急忙派人找到洛阳的福王朱常洵,请求他给予士兵们一些赏钱,以稳定军心。
福王朱常洵听到吕维祺的请求后,虽然心中也感到不安,但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得不答应。
他下令从府库中拨出一部分银两,分发给守城的士兵,希望能够暂时平息他们的怨气。
福王的赏钱虽然在短期内稳定了部分士兵的情绪,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对现状的不满。
有些士兵拿到赏钱后,暂时安定了下来,但仍有不少人对未来的前景感到绝望,依然在私下里议论纷纷。
吕维祺深知,这种临时的安抚措施只能治标不治本。他担心,一旦李自成的攻势再次加强,或者城内的粮食供应出现问题,这些士兵很可能会再次动摇,甚至发生哗变。
此时,洛阳官府的财政已经完全枯竭,府库空空如也,甚至连日常开支都无法维持。
官员们四处筹措资金,但毫无收获,城内的富商巨贾也都因为战乱而自顾不暇,无人愿意伸出援手。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尽管没有被立为太子,也没有成为皇帝,但他在万历朝的地位仍然显赫。
万历皇帝对福王极为偏爱,赏赐给他大量的财富和特权,使他成为明朝第一大土豪。
福王独占河南的大量良田,控制江都至太平沿江的荻洲杂税、四川的盐井榷茶银,以及大量的淮盐收入,财富之巨令人咋舌。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深知局势的严峻性,他直接向福王提出了恳求。
吕维祺直言不讳地说道:“王爷,如今洛阳城已经危如累卵,城内的官员和士兵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如果王爷不拿出一些钱财来犒赏士兵,稳定军心,后果不堪设想,城破之日,不仅我们这些官员难逃一劫,王爷您的安危也将受到威胁。”
福王朱常洵听到吕维祺的话后,脸色阴沉,显然对这一请求极为不满。
他冷冷地说道:“大人,您这是在说什么人话?我父王辛辛苦苦一辈子,把大明朝治理成了太平盛世。万历三大征,平定哱承恩,驱逐日本国,消灭杨应龙,我父皇的文治武功何其伟大!父皇将大明朝的财富赏赐给我,我身为皇子,虽未登基治国,但也是一方诸侯。我的资产神圣不可侵犯,怎能随便拿出来犒赏士兵?那还要朝廷有什么用?”
福王继续说道:“吕大人,您不要再说了,回去好好组织士兵抵御闯贼才是正事。本王的财富是用来保家护院的,不是用来打发士兵的。希望您能够理解本王的苦衷。”
吕维祺听到福王这番话,心中一片冰凉,他深知福王的固执和自私,知道再怎么劝说也是徒劳。
他只能无奈地退回府衙,重新考虑如何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稳定军心,抵御李自成的进攻。
洛阳政府的财政已经完全枯竭,府库空空如也,甚至连日常开支都无法维持。
官员们四处筹措资金,但毫无收获,城内的富商巨贾也都因为战乱而自顾不暇,无人愿意伸出援手。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尽管没有被立为太子,也没有成为皇帝,但他在万历朝的地位仍然显赫。
尽管洛阳城内已经陷入绝境,福王依然一毛不拔,拒绝拿出任何钱财来支援守城的士兵和百姓。
由于长时间没有领到军饷,守城的陕西士兵忍无可忍,率先带头哗变。
经验丰富的王绍禹迅速平定了这次哗变,逮捕了几个带头的士兵。然而,光抓人不给钱并没有解决问题,士兵们的怨气反而更加高涨。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二十日,陕西士兵再次带领其他饿肚子的士兵哗变。
这次,他们不仅绑了兵备副使王胤昌,还直接打开了城门,迎接李自成的军队进城。
李自成的军队涌入洛阳后,福王朱常洵和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都被生擒。
尽管李自成本性温和,但面对福王的贪婪和冷漠,他也不禁怒火中烧。
李自成对福王说道:“你贵为亲王,富甲天下,河南如此饥荒,你不肯花一分一毫救济百姓,你就是个守财奴!”
福王吓得连连磕头,哀求饶命。李自成冷笑道:“你这样的亲王,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下令打了福王四十板子,随后将其处决。
吕维祺虽然被俘,但依然保持着对大明的忠诚,劝福王要宁死不屈,哪怕是装一装也要有骨气。
然而,福王连装都不愿意装,见到李自成就磕头求饶。
吕维祺见状,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高声喊道:“我是大明的臣子,宁死不降!”
李自成对吕维祺的忠诚表示敬佩,下令成全他,不打板子直接处决,给他一个痛快。
李自成进入洛阳后,立即没收了福王朱常洵的巨额财富,其中包括数万石米粮和数十万两银子。
他决定将这些财富全部分发给跟随自己多年的饥民和士兵,以此来稳定人心,增强他们的凝聚力。
尽管得到了大量的物资,李自成麾下的能作战的士兵依然只有数千名老农民军。
这些士兵大多是长期跟随他的老部下,战斗力较强,但数量上远远不足以守住整个河南。
李自成深知,如果像其他农民军一样放弃大城市,只会被饥民视为只会抢劫的寇贼,无法赢得民心。
为了稳定洛阳,李自成决定采取“千金买马骨”的策略,寻找能够帮助他管理洛阳的人才。
他首先任命了投降的洛阳书办少时昌为副将。少时昌虽然不是军事将领,但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脉,能够帮助李自成处理政务。
李自成还安排了愿意为农民军效力的洛阳生员张旋吉和梅鼎盛作为少时昌的部下,协助他管理城防和后勤。
李自成留下了大量钱粮,供少时昌、张旋吉和梅鼎盛招募新兵,组织洛阳的防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