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蜀国该不该打襄樊战役?
该打!
这就要从蜀国的总体战略规划《隆中对》说起了。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个蜀国总体战略规划的核心就是:地跨荆益,外结孙权;天下有变,从荆州、益州两路攻打曹魏。也就是说,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总体战略规划之一,就是要从荆州起兵,攻占宛城(南阳)、洛阳,北伐曹魏。而襄阳、樊城就在南阳盆地的南边,攻占宛城、洛阳,北伐曹魏,必须先打襄阳、樊城。需要说明的是,曹魏和孙吴也分别有一个类似于《隆中对》式的战略规划,都是要取荆州的,三个战略规划的异同后边再详细叙述。所以,从执行蜀国总体战略的角度来讲,该打!也必须打!
第三个问题:蜀国能不能打襄樊战役?
回答这个问题,主要看当时是否具有有利的时机。应该说,当时还是有一些有利时机的(注意:我的表述不是“时机还是有利的”)。
首先,刘备夺得汉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4月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5月,刘备经过两年的时间,在“西线”战场,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自称汉中王。无论是军事方面(汉中是益州咽喉,对于巩固益州统治意义极大),还是政治方面(虎口拔牙,灭了曹魏威风,长了蜀汉志气),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其次,友军会攻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3月,也就是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前四个月,刘备派孟达、刘封会攻上庸。上庸在襄樊以西200多公里,虽为四塞之地(被秦岭、武当山、巴山、巫山阻隔),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作为据点,北上汉中、长安;可南出长江,支援荆州。孟达、刘封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6月攻下上庸,虽然后来未能对关羽形成支援作用,但在前期仍可看作是一大利好,有利于对曹魏形成上文所述的“汉水一线包围圈”。
再次,孙权进攻合肥。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7月,在“东线”战场,孙吴在淮南地区向曹操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牵制了一部分曹魏的精力。如果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将使曹魏面临“三线作战”(甚至是“四线”作战,上文已述,曹魏还要防守乌桓代郡作乱)的不利局面。最后,南阳吏民起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10月,在临近襄阳、樊城的曹操统治区域——南阳发生了由宛城守将侯音领导的南阳吏民起义。注意,一般我们看到农民起义,而此次爆发的是吏民起义,这说明曹魏在南阳的统治并不稳定,不得官吏和群众的人心。这次吏民起义,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也就是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前六个月,才被曹仁镇压下去。
总结一下,当时的有利时机是:主公称王,友军在旁,吴军牵制,代郡作乱,敌区起义。综合分析,关羽还是可以一打的。
第四个问题:蜀国攻打襄樊有多大风险?
虽然分析了上述有利时机,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有风险吗?如果有,又有哪些风险?或者直白的问,襄樊战役,是因为关羽“大意”而失败的吗?
风险极大!
从刘备交给关羽的任务看,主要任务是镇守荆州南郡。自建安十六年至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前,刘备集团占有的荆州部分在关羽镇守下,完整无缺,尽到了守土之责,是他镇守荆州的一大功劳。镇守任务的核心是处理好荆州三郡内部矛盾,支援刘备西线战场,巩固孙刘联盟,等待天下有变,刘备在益州立足,再图北上伐魏。而现在关羽抽调荆州之兵攻打襄樊,可谓颠倒主次,故有人评价关羽在襄樊战役前期取得的成绩是“在错误的战略下取得的短暂胜利”。讲一句事后诸葛亮的话,从战争最后的结局看,蜀国并无实力,同时在“西线”和“中线”发动进攻,最终“未取襄樊,却丢荆州”。
从三国关系看,并不有利于关羽。外交和军事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外交的成功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军事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外交的配合与支持。刘备刚刚虎口拔牙,称王于汉中,曹魏对蜀汉恨之入骨,势必予以回击。纵观三国历史,孙吴可谓“左右逢源、反复无常”,觊觎荆州久矣(因为鲁肃为孙权规划的孙吴版《隆中对》,也是要夺取荆州的,是既定总体战略规划)。19年前的《榻上对》,鲁肃希望孙权最终“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说我还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尽力辅佐汉室,你说的我也达不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这一时期,孙权嘴上称曹操为曹贼,从来不打反曹旗号,甚至与曹操保持联系。11年前的赤壁之战,虽然孙权与蜀汉结为联盟,也打出了反曹旗号,但是后来为了夺荆州又不惜向曹操请降。1年后的夷陵之战,在完全拿下荆州后,孙权又打出了反曹旗号。而襄樊战役时,孙权则在与蜀国有盟约的情况下,与曹魏形成了暂时联盟关系,与曹魏采取联合军事行动,枪口一致对准关羽。由此可见,孙吴政权自始至终把利益最大化看得很重要,怎么有利,怎么来。作为盟友,并不算很可靠。三国争霸,同时与两国对抗,恐怕不利于战事。
从三方实力对比看,兵力悬殊。曹魏方,樊城有曹仁重兵把守,襄阳有吕常把守,徐晃屯宛城(今河南南阳,距离樊城仅140公里左右)为外援,后续于禁援军3万人(据《吴书·吴主传》,“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合计约5万人;孙吴方,吕蒙等率军约6万人;蜀汉方,关羽仅领兵3万左右。对比曹魏、孙吴兵力,关羽所领军队明显处于绝对劣势。加之襄阳、江陵皆为易守难攻之城,无论是前期攻打襄樊,还是后期复夺江陵,都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兵力多寡,并不能完全决定战争胜负,历史上也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但敌众我寡必定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不得不考虑。
综上所述,襄樊战役,是在关羽冒着丢失荆州南郡这个“中线”大本营的风险下,面对魏吴两国密谋联合行动这样不利的外交关系情况下,在以一敌二、敌众我寡的力量对比情况下,发动的战役,可谓风险极大!
第五个问题:攻打襄樊的决策者是谁?
我们都知道,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时候,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蜀汉主要将领都在益州或者说“西线”,关羽是留守荆州南郡的最高将领,所以关羽是襄樊战役的战场最高指挥官,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决策是谁制定的呢?是关羽自行决策的,还是蜀汉政权最高统治者刘备决策的呢?
有学者依据蜀汉政权对待襄樊战役未作出任何反应、未发一兵一卒的过程分析,是关羽未经请示,自行决策,或者说擅自行动的。
宋末元初史学家吴三省先生在《吴书·孙权传》注评“关羽一介武夫,本无远谋,既背诸葛亮结吴为援之策,又无鲁肃消弭边衅之能,卤莽灭裂,贻误事机,种此恶图,遂之后日麦城之祸,此真可谓叹息者也。”
吴三省先生在中国史学界地位是非常高的,有人认为他所著《资治通鉴音注》,价值可与《资治通鉴》相比,其史学成就不亚于《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所以他的评语很有份量。应该说,吴三省先生这句话说得很重,信息量也很大,其中很重要的一句就是“背诸葛亮结吴为援之策”。既然是“背诸葛亮结吴为援之策”,也就是不符合蜀汉总体发展规划,那就说明,发动襄樊战役,不是蜀汉政权最高领导的决策,而是关羽自行决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