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灵和许婧婷胃口很好,可是陶乐知拿起筷子又放了下来,他觉得胃里空空,但脑子被塞得满满的,吃不下什么东西。
“那就是说这些东西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就是我一个人的臆想?可是你也说了,至少这些案子都有第三人甚至第四人第五的出现,那这些人的出现是因为什么?”
陶乐知的直觉告诉他,这些案子绝对没有结束。
“如果我们把这些案子放大一些,从社会的角度去看,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郑国忠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又看了看两位女士,把握在手里的烟塞了回去:“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不管他们第一个案子的作案动机是什么,一旦凶手开始持续作案,一定是因为心理上的某个特征,比如有些杀人犯是因为抢劫,他们不仅仅是为了钱,也不仅仅是为了杀死受害人避免受害人供出对自己不利的线索,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能从杀人的过程中得到快感和刺激,这是反社会型人格的表现。”
“另一种,是心理变*态,杀人者会把每一个受害人看作是自己的艺术品,他们会在尸体上进行创作,赋予尸体某种意义。”
“第三种,是因为曾经遭受过创伤,而对某一类人产生极端的怨恨情绪,他们会认为这类人都该死,因为曾经自己受到过伤害,所以他要杀掉这类人,不仅仅是给自己复仇,从他们的心理认知上,也是为了避免其他人受到跟自己一样的伤害,这种是共情者。”
“第四种,是自认为正义的审判者,他们觉得这个社会很肮脏,法律制裁不了那些有钱有权利的人为非作歹,他们沆瀣一气,所以他把自己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企图用杀害那些有权有势,而且公众口碑不好的人,来满足自己行侠仗义的豪情,他们希望赢得大家的追捧,满足自己心里扭曲的高尚。”
陶乐知听得很认真,听到郑国忠的话音落下来,他又追问道:“这些东西跟我们说的案子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
陶乐知的脸一下子黑了。
“这是个人作案的心理因素,那如果幕后的凶手不是一个人,是很多人,或者说,是因为一个社会因素呢?”
陶乐知听得半梦半醒。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说的这个审判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审判者高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去这么做,你们要遵从自己的心理,或者审判者就是他们的帮凶,这个时候,每一个独立的案子背后,都站着一个影子,凶手之间没什么共性,受害者之间也没有共性,可是凶手的背后站着的身影是相同的。”
“教唆杀人?”
陶乐知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点,郑国忠神色微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陶乐知总算是上道儿了。
“这么说也没错,不过他们教唆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嘴炮,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因素,你需要调查的东西就更多,需要再往深处挖。”
“郑队,你也在查这些案子,对吧。”
郑国忠听到这句话并没有意外,陈思灵和许婧婷也丝毫没有停下自己手里的筷子,大家神色如常,到这一刻陶乐知才终于明白,原来大家不是不关心冯平的案子,也不是不在意自己的想法,甚至大家都对过去的案子有疑惑,但只有自己像个二币一样表现得愤世嫉俗,众人皆醉我独醒。
其实想想也是,光是尸检上面留存的疑点,许婧婷就不可能完全忽略,如果她没有提出疑议,就说明过去的案子里她跟陈仲信有过私下的交流,所以没有提出来。
在廖平的案子里,廖平的老婆那些举报资料也是提前准备的,而他在市局和路桥公司的人交涉完成之后,在市局又做了什么,这段时间是空白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