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给姑娘选择对象,特别注重有才智、有文化涵养的男子,但是,有涵养才智的男子到哪儿去找,这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后来人们发现每两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结束后,皇帝为自己的女儿或者姐妹选驸马,也就是选佳婿,这是宋朝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榜下择婿”。

皇帝的女儿或者姐妹,可以说是人中龙凤,她们不愁嫁不出去,而参加科举考试的才子多如牛毛,科举中榜者比比皆是,很多高官达人,富商大贾,效仿皇帝的做法,为自己的女儿或者姐妹选佳婿。不过,皇帝及重臣是在最高层次的进士中选择佳婿,而一般官僚富商是在省级乡试中选择佳婿,“榜下择婿”成了当时一种婚姻风尚。

宋朝是个人才辈出的朝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认为习武之人是威胁朝廷统治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国家管理中,他大量重用文人操持国家大事,他不但用文人担任文官,就连武官也有文人担任,所以宋朝成了文人的天下,是读书人得志的黄金时代,这是宋朝社会文人辈出的主要原因。

文人地位的不断提高,文人做官的途径便是通过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比以前更为完善,文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便可平步起云,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

宋朝的所谓“贤才”“良婿”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考上的举人、进士,只要科举考试中榜,那就一夜成名之天下了。

宋朝的婚姻讲究的是“才”,只要有才,其他条件一般不问,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关系等,在皇室选婿的影响下,使得宋朝的高官达人、富商豪贾,在选择女婿时一不问家世,二不问人品,三不问婚否,只要是考中了举人、进士,都是他们选择佳婿的对象,这种婚姻现象的出现,使得考中举人、进士的读书人十分抢手,名利双收。

在科举考试张榜公布的当天,有些高官豪门来晚了,而未能选得举人、进士为婿,他们会后悔不已。因此,每逢到科举考试揭晓的当天,官僚地主、富商大贾会一大早全家出动,京城外面的达官贵人会提前几天时间出发至京城,坐上“择婿车”到汴京知府衙门,争相选择新科举人进士做女婿。

一位优秀的科举进士,有可能得到几家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的青睐,出现了一种抢人现象,有几家有富商,为了一个优秀的举人、进士,大打出手,场面非常狼藉难堪。

但特别有权贵的朝廷官员,选婿就比较体面,他们不必去衙门口榜下选婿,而是在张榜前通过关系选婿。宋仁宗时,翰林学士胥偃初会欧阳修,便“一见奇之”,认为“子当有名于天下”,在欧阳修登第,胥偃便把女儿许他为妻。在宋真宗时,范令孙“登甲科,人以公辅器之”,也成为朝廷高官的佳婿。

但是,张榜公布时,如果择好的佳婿觉得不如意,高官富商可以要求重新选择。但是,对于这样做的高官富商,结果都不是很满意,因为好的举人、进士已被选完,剩下的可能就是有缺陷瑕疵的人选了。

有些霸道的高官富商直接抢夺别人的女婿,做法极其粗鲁蛮横,结果可能也不理想,婚姻是缘分,你抢到别人家的佳婿,对自己的女儿来说不一定幸福。宋仁宗时外戚张尧佐想招状元冯京为婿,冯京推辞,他便对冯京采取极其粗鲁的行为。

科举中榜者,他们如有家室或者看不上女方的举人、进士,也不能辩解,否则会受到不公平的礼遇,轻者粗语相恶,重者大打出手,伤及筋骨,得罪高官,仕途渺茫。

像这样的择婿,哪里是择,分明是在抢、在捉,后来有人就把“榜下择婿”改成了“榜下捉婿”。

“榜下择婿”,陈漾以前听说过,但没有想到有如此奇葩。

宋朝的“榜下择婿”风靡一时。

“榜下择婿”对婚姻习俗来说,各有利弊,这种婚姻现象,可以使一部分寒门学子一步登天,双喜临门,成为人间骄子,也可使一部分科举、进士步入婚姻深渊,走上痛苦的家庭生活。

庆历四年,有一位科举进士安轩来自乡村,被西京洛阳府刺史岳衡招为女婿,安轩这小伙子烧了高香,仕途生活一帆风顺。

岳衡是科举考试出身,他参加的是武举考试,考中后被选派到洛阳府当刺史,他只有一个女儿岳婉诺,乖巧伶俐,芳龄十六岁,岳刺史为女儿选择佳婿。

安轩虽考取进士,因家庭社会地位一般,关注的高官富商不是很多。婚姻讲究机缘,这样,他被洛阳府刺史岳衡看重,招为女婿。

安轩到了岳家,算是跌进了福窝,夫人岳婉诺贤慧漂亮,通情达理,岳衡作为洛阳刺史,家底殷实,从一个偏僻山村跃入富人阶层的生活,对于安轩来说是极大的幸运。

安轩第一次见到岳婉诺,被她那漂亮的容貌所吸引,岳婉诺那养人耳目的窈窕身姿,在得体的穿着中,更加神秘而充满魅力。安轩想起这躯体,如同酒浆在他怀里滚动,让他感到惊心动魄,彻底陶醉在美好的爱情之中。

岳衡把女婿选好,为了让女儿、女婿不两地分居,在他的斡旋下,把安轩分配到洛阳知府履职,安轩工作稳定了,又找到美貌如花的妻子,他感到如做梦一般。

岳衡夫妇选择良辰吉日,为女儿岳婉诺完婚,结婚场面豪大状观,安轩长足了面子。

新婚之夜,让安轩品尝到了天伦之乐的幸福甜蜜,闹婚房的亲朋好友走子之后,温馨的婚房里只剩下安轩和岳婉诺两人,红彤彤的布帘遮住了门窗,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爱情的本能让两人紧紧相抱,甜蜜感袭向心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