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李珠把各项开销登记好,仔细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搁下笔。
记好账,李珠找出一块做衣服剩下的灰色边角料,准备做书袋。
李珠先用剪刀裁出一块长方形布料,中间对折,两侧用针线缝起来。再从边角料里裁出两块长条形布料,做手拿带子,缝在书袋上。最后,把整个书袋翻过来,针脚和毛边藏在里面,就做好了。
“琼哥儿,快来,书袋做好了。”李珠朝着房门外喊了一声。
很快,李琼就跑过来了,一起来的还有李瑶。
李瑶接过书袋,看见里面歪歪扭扭的针脚,狠狠地嘲笑了李珠一番。不过,李珠脸皮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李琼却很高兴,拿着书袋就去了黄氏房里,打算装两包点心明天带去私塾。
不到一个时辰,李大牛就挨着围墙砌了两个炉灶。其中一个,类似农村大锅饭那种临时搭建的灶台,底下生火,上面放鏊子。另外一个,用了青砖垒成宝塔状,把铁板镶嵌在中间,可把需要烘烤的食物放在铁板上。
因要赶着回乌雲镇,李大牛让李瑶煮了一碗青菜肉丝面,吃完还带了两个月饼路上吃。
李大牛刚走不久,黄氏就回来了,一连喝了两碗水才缓过来,“渴死我了。”
“娘,事情顺利吗?”李珠迫不及待的问道,如果没有找到帮工,光靠自己一家人能做几个月饼!
黄氏笑盈盈的点了点头,“一天给二十文钱,还管一顿饭,大家都愿意来。”
一天二十文钱不算少,毕竟李大牛做苦力活一天才二十文钱,铺子里的伙计一个月不到六百文钱。除了个别绣活出众的,妇人在家里做针线,一天也没几文钱。
“我先去了肖家,肖嫂子婆媳都愿意来,又让她推荐了附近几个做事勤快的,然后挨家挨户上门去问。后来,我想起胡嫂子家有两个闺女,又去了一趟饺子馆。肖嫂子家两人,张大婶家三人,胖婶家一人......加上胡嫂子家两人,一共二十五个人。我跟她们说好了,明天吃过早饭,辰时初到这里。”黄氏接着说道。
李珠让黄氏帮忙找二十个人,多了五个也没所谓,总有活干。
听见事情都顺利,李珠才放下心来。虽说黄三贵那边还没消息,不过李珠也不担心,大不了就雇人去大街上兜售。
李瑞下学回来,便被指使带李琼去书肆买笔墨纸砚。鉴于束脩不便宜,每个月要交两百文钱,启蒙书籍就不买了,用李瑞以前的书。
尽管明天有二十多个帮工来家里,还是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晚饭后,黄氏母女三人就去了厨房,熬制糖浆,制作枧水,做豆沙,做莲蓉,一直忙到深夜。
第二天一大早,简单的梳洗了一番,李珠就去了木器铺子。木器铺子刚开门,因黄三贵已经付过钱了,李珠说明来意,拿了模子就回家去。这次一共定做了十个月饼模子,五个圆形的,五个方形的。
李珠刚回到家,胡婶就带着一双女儿上门了,同行的还有三个人。
“你们怎么来了?”见到在崆峒山遇见的那对兄妹,李珠显得很惊讶,旁边的汉子估计是两人的父亲。
见到李珠,廖勇也觉得意外。听邻居胡婶说,她的东家要请帮工,胡家两位姐姐都去,一天给二十文钱,父亲廖德兴就打算跟着来一趟,看下是否还需要人。胡二姐只比廖勇大一岁,廖勇也想来试试,又不放心把妹妹廖芳一个人留在家里,于是一家三口都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