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长生劫老上皇虽说最终顺利出关,但被卫国大肆侵略所扰,终究还是破功了,卫国入侵之事过去尚不足甲子,老上皇未能扛过天人五衰,最终山崩,这更加激荡起晋国上下对卫国的仇恨,老上皇是晋国的开辟者、守护者,更是晋国上下的精神领袖,如今这一死,对晋国来说果真是天大的打击。这也导致了老上皇辞世后一年左右的时间,晋国倾全国之力,以为老上皇复仇为名,大破卫国最后的防御力量,于更始三年年初,将卫国全境纳入晋国版图,卫国皇室子弟全被迁往晋国南部软禁看管。其实按照当今皇帝的意思,是准备将卫国皇室血脉全部断绝的,但南宫元认是,卫国地域辽阔,与晋国相差无二,现今虽已攻克全境,但要想完全统治使卫民归心,短期内必然无法达成,如若断绝卫国皇室血脉,必定激起卫境民众心中怨愤,于全民归心不利,更有可能招致周边其他诸国的口诛笔伐,是以晋皇赐前卫帝安乐侯,赐给晋国南方一座小镇作为封地,实则行囚禁之举。

话说回来,晋国老上皇算上开辟晋国的数百年,再加上成名前的修炼时间,如今已有三千余岁的高寿。若是长生劫不受干扰的话,或许还能再延寿两千余年,作为圣境巅峰的大高手,老上皇一直是周边诸国的卧榻之虎,许多年来,晋国周边诸国皇主恐怕都难以睡个安稳觉。为防止被晋国一一吞并,诸国甚至达成了一个诸国盟约,内容大抵是若是晋国率先发起对外战争,则诸国必同进退共荣辱,阻挡晋国入侵。卫国被大肆侵略诸国之所以进行观望,没有联手下场,也是老上皇出关后威胁:卫国起兵侵我国土,杀我臣民,此仇不报,晋国难立,诸国敢有相帮者,不死不休!诸国深知此次是卫国动手在先,如今是吃鸡不成蚀把米,便是想帮也师出无名,只能眼睁睁看着卫国被灭,放任晋国变强。如今老上皇仙去,恐怕诸国都是弹冠相庆,暗地叫好吧!可惜面上还不能损伤,还得乖乖派出使团前往晋国致祭,原因就是老上皇虽死,但晋国又出了一个新的圣境巅峰高手南宫元!

当今天下盛行的修炼体系分五个境界,分别是凡、元、宗、灵、圣。凡者,普通军士、江湖走卒概是此列,分前后期,前期炼体,后期壮魄;元境,军中可领千军,江湖上可称宗师,分上中下三段;宗境,普通门阀供奉、小型宗族耆老约是此列,有天地玄黄四品;灵者,放眼天下,俱是高手行列,大型宗派、国家氏族的高端力量,有天地日月星五类。至于圣境,则是当今天下的顶尖力量,以七曜为依据,分为七品,老上皇就是七品巅峰的圣境高手。因各个境界所受灵气不一,故而寿元自有不同,凡境未受灵气润体,还是凡人行列,寿几不满百,元境引天地灵气浇灌丹田,寿元可至二百余。宗境五百余年,灵境一千余年。灵境修至后期斩却三尸神可入圣境。普通圣境寿元约在三千年许,渡一次长生劫可增长寿元一千二百年。传说若是能渡过九次长生劫,就可通神,寿元无尽。可惜这片天地无尽岁月来,只见神的传说,不见神的踪影。而民间所谓的各类神明,不过是人死之后或受帝君封禅、或受道门天君封正,再就是妖类修道有成,幻化神明接受供奉而已,均不是传说中的神境,若论实力,一般供奉神明也就堪比灵境修士。

言归正传,南宫元的儿子取名南宫玉,虽说出生之时的天地异象引起多番猜测,但在晋国对卫国战争的背景下,最终还是没能掀起什么波澜,再加上南宫玉是南宫元一辈之下的嫡系长子,深受万千宠爱,自然也不可能有不长眼的麻烦找上门去,有些流言,最终也止于坊间传闻。倒是有个趣闻,据说定北王世子百日抓周时但看某一物都全然不理,待到将他放在席中自己选择时,竟是将周围准备的抓周之物全都拿来堆在一起,还要下席去拿其他东西,可以说但凡眼见之物,他都要上去扯拿一番才肯罢休。气的南宫元当场笑骂:“人人都说我得了个瑞麟子,却没想到是个眼馋肚饱的小饕餮。”从此之后,南宫玉的近亲友邻之间倒是流传起了一个“老餮”的称号。

岁月从来不等人。南宫玉出生后,在万千宠爱中长大,转眼来到了十二岁的年纪。

当今天下,十二岁对一个孩子来说无比重要,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乡野小民,在自己的孩子到十二岁后都会将孩子送往最近的道宫进行灵根觉醒。灵根是修士步入道途的钥匙,对乡野小民来说,若是自家孩子能觉醒灵根,那将来不管是拜入道途抑或是走上仕途,哪怕是加入江湖门派,都比自己这类凡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兢兢业业许多年,最后连自己居住的房子都买不起要来得强。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古流传的规矩就是如此,不论是名山大川还是穷乡僻壤,只要是有实力就可以占据土地,由此经历了个人、洞穴、部落、领地、氏族、国家、联盟等不同社会形式的演变。个人实力不足可以依附于强者,而更强者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人跟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如今天下大小势力错综分布的格局。各个势力乃至整个天下层级密布,等级森严,实力越强自然处在越上层,最底层的就是十二岁时参加灵根觉醒未能成功的凡人。他们处在社会生活的底层,为上级统治者干活换取报酬维持生活,一切生活所需,几乎都是出自这部分人之手,比如种植粮食、灵草,开采矿物、灵石等等诸如此类。因此虽说这类人在层级上处于最底层,却也颇受统治者维护,但凡眼光长视的统治者,都不会觉得‘就算是没了这些人,我我自己上也行’。可惜,社会地位的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使得平凡民众大多奋力自争,力求突破层级,自己不行,就让自己的儿子,儿子不行就孙子,子子孙孙,总有能打破桎梏的一天,这正是统治者所乐见。于是,各个大小势力之间,虽方法有所差异,但都会给民众播下希望——灵根觉醒。

晋国的灵根觉醒由国教道一教主持,道一教的第一任教主就是老上皇本人,后来上皇开辟了晋国,就卸任教主,但仍将道一教定为晋国国教。在晋国官方支持下,道一教在晋国各个城池都开辟了道宫,每年十月初一至十五即是晋国的灵根觉醒仪式的日子,届时每个城池周边的适龄少年都会被送到道宫参加觉醒仪式,天资良好的,还有可能直接被道宫纳入道谱、收入门下。

南宫玉的车架来到道宫门前停下,仆人安置了马凳这才掀帘探出头来,只见他头挽青绳,青绳上挂着许多小铃铛一样的饰品,身披白色绸衫,绸衫上绣着金色龙饰,腰环金色绶带,镶金嵌银,足履白玉靴,乍看只见其人容光烨烨,似不可与之对视,再望去时,眼中竟没有了华贵衣衫,只有一双明亮动人的双眼,慢慢的才能看清他的容貌:眉宇之间尽是阵阵秋波,眼里若有光,明亮灿然,面色如中秋之月、春晓之花,鼻梁微微隆起,如胆悬山外,嘴角总是带着笑意,凡见着无不心中赞叹:好一个翩翩少年郎!

看了看四周,南宫玉才走下马车直往道宫里去了,而道宫外还在排队等候的普通人,则纷纷猜测起了这位白衣少年的身份,有眼尖的看见了马车上的族徽是南宫世家,猜测那白衣少年恐怕就是定北王世子,这一下直接引爆了气氛。多年来南宫玉虽不曾在外走动,但扮祥瑞而生的定北王世子,早就是坊间传闻中数一数二的热点人物了,这时候众人眼见传说中的南宫玉现身,怎能不勾起好奇之心。一番热烈的探讨后,觉得十有八九各个下车的少年就是南宫玉,然后又猜起了南宫玉此次能觉醒的灵根是什么。那发现南宫世家车架族徽的人见自己深处众人中间,不由得添了些许傲气,口中说道:“我猜跟定北王一样,肯定是金属性天灵根。众所周知,定北王若干年前觉醒了金属性天灵根,这才年纪轻轻就突破圣境,带领晋国一举灭掉卫国,使我晋国疆域陡然增加一倍!”

周围有看不惯他趾高气昂的接话道:“那可未必吧,灵根这事儿全看天意,虽王世子天赋卓绝一定能觉醒天灵根,但属性可就不敢确定了,要不然南宫世家老家主本是水属性灵根,怎么定北王是金属性灵根?”前面那人眼见有人拂自己面子,面上当即不悦,但一想到是在道宫门前,倒也没有过多争辩,只说:“那我们等着瞧便是,王世子此番一定一鸣惊人!”

南宫玉过了道宫前门穿过廊道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一里见方的方形演武场,演武场尽头是一层台阶,共七七四十九层,台阶尽头又是演武场,总共有三个演武场,第一层演武场立下一百二十根玉柱,每根玉柱下设一石台,两边各站一人,其中一人负责教来觉醒的少年如何做,并亲自主持帮助少年觉醒灵根,一人则报觉醒者是何品质灵根,并一边记录。第二层演武场共立了十二根玉柱,这里几乎没有人排队,至于第三层则布设了十几张八仙桌,除了居中两张,其余桌后都坐着人,桌后侍者站立两侧,应该是来观礼的大人物。南宫玉刚走出廊道,廊道尽头就有两个小厮给南宫玉引路,直接将南宫玉引到第二层的玉柱进行灵根觉醒。南宫玉的这一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第三层台上的大人物虽未见过南宫玉,但南宫玉的画像早就传遍了,他们对南宫玉的样貌并不陌生。至于第一层演武场上的其他少年,则是吃惊于南宫玉竟然有专人引路,都纷纷猜测这白衣少年的身份。

南宫玉眼中尽是好奇,脸上带着笑意,一边四周观看,一边走上了第二层演武场。第二层演武场上的玉柱虽没有第一层多,但走近了看就会发现这玉柱远比第一层玉柱要大得多,玉柱下的侍者见南宫玉走来,赶忙参拜,然后教南宫玉接下来的步骤。只见南宫玉往玉柱前的石台盘膝一坐,双目微闭,两手搭在膝盖上就一动不动了——接下来就是觉醒仪式,但南宫玉的觉醒可不是玉柱两边的道士来主持。南宫玉坐定后,其身前忽地现出一个人影,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须发洁白、道骨仙风的老道士!第一层演武场上的少年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三层石台上的众人已经站起身来,朝老者作揖参见。老者并不搭话,站在南宫玉前微闭双眼,嘴唇开阖间似乎在诵念什么咒语,只见老者动作一起,南宫玉身后的玉柱突然显出五彩赭色,而南宫玉头顶则慢慢凝聚出一层紫色雾气,那紫色雾气在南宫玉头顶翻腾,变化多端,一会儿是一只麒麟样貌,一会儿又变五爪紫龙,不多时又变成浑身烈焰的朱雀......

在场众人从未见过这等气象,都纷纷瞪大了眼睛,不敢错过丝毫,以至于第三层演武台上中间空着的位置多了两个人,他们都不曾注意到。渐渐的南宫玉身后的玉柱五彩赭色愈加透亮,竟在玉柱的五个方向凝聚出了五头神兽,那神兽在场之人都很熟悉,那就是每个人觉醒时都会凝聚显现而出的五大神兽,分别是东方乙木青龙,南明离火朱雀,西极庚金白虎,北冥癸水玄武,以及中央戊土麒麟。一般人会根据觉醒的五行灵根不同而显现不同的神兽影像,影像越清晰则灵根品质越高,这就是石台身后玉柱的作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