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人生一世须尽欢,万事开头千百难。
他日寻得真知己,共度患难总有时。
话说林浩和鲁智深在樊里正的小院子里再次比斗一番后,两人均感到酣畅淋漓,好不快活。
鲁智深是最赏识英雄豪杰的,在吃早饭期间就向林浩提出要和他奉土点香结为异姓兄弟。
想到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描述,以及对他真性情性格的喜爱,林浩欣然答应。
于是在饭后,有樊里正做见证,二人长跪于屋内堂前,点香为证,三叩三拜结为异姓兄弟。
鲁智深年长为兄,林浩为弟。
二人又在樊里正家蹉跎到午间,与樊里正夫妇卖肉酌酒大吃一番后,拜别离去,樊里正立于草屋外久久不愿回去,直到看不到二人身影后,这才把手中林浩留下的一串铜钱让农妇收起,转回屋内。
鲁达、林浩二人自樊舆村往南行去,上了那土坡后转过山角看到那林浩歇脚的窝子,兄弟二人又是一番谈笑。自山角继续往南,路上行人逐渐增多,或担挑鸡仔匆忙赶路,或毛驴脱着布袋,看似装着粮食谷物,亦向南而去,因是午后,有不少鬃角小儿缠绕着自家大人叽叽喳喳或呀呀而抱,探身向前,好一派乡间热闹景象。
“兄长,前方似有集镇”
“哈哈哈,巧巧巧,我们正好去那集镇采买一番,好傍身上路!”
鲁达哈哈一笑,连喊几个巧。
再行不远,果然看见前方有乡人聚集之势,沿路行人更多,连耄耋老者也都相约缓行。
二人快步走向集市,路边行人纷纷让路,侧目观看,只因鲁达身材高大肩扛朴刀,一脸凶相,又因林浩俊俏小生却背负镔铁寒枪。偶有与鲁达相识的樊舆村人会上前与二人作揖相说,引来阵阵乡人议论。
费了好大一番周折后,鲁达与林浩各自采买好后,二人才走出集镇,回首望去,在一块斜插路边的大石头上看到上面刻着两个大字,兰陵。
兰陵,林浩努力搜寻着记忆中的这个地名,似曾相识但却又不敢肯定,在确认了定襄土城没有问题后,林浩也打消了怀疑,与鲁达大步向南而去。
或晓行夜宿,或披星戴月,林浩与鲁达趁着秋日冷热适宜的季节经忻州、过太原府、出河东路又东向进入河北西路后,与大名府擦肩而过南向寻一渡口进入开封府地界。
(注:以上行走路径参考北宋行政区划图而行)
自从出河东路后,整个乡野或乡镇呈现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路边老百姓的穿着就能看的出来,越靠近京城的地界越是繁华。
路上也偶遇一些宵小之辈,行那作奸犯科之事,但凭鲁达与林浩二人的勇武,无不跪地求饶,一路行来,林浩腰间变得越来越鼓,二人不再为吃食住宿所担忧。
这一日,林浩和鲁达二人走上了一片宽阔的大道,土著路基,细石铺路,两边各有年份长久的高大树木,显然是大宋京城官道,在路边一块巨石上,有苍劲的大字写着‘汴京’二字。
眼看目的地就在眼前,二人一身的疲惫已然消失,说说笑笑之间顺着官道又走出七八里之遥,一座雄伟的古城出现在了二人眼前。
“兄长,我们到了!”
林浩和鲁达在路边寻了一座茶铺歇脚,望着前面的古城。
茶小二看有客人来到,一扬披在肩头的白巾迎上前来。
“二位客官,歇歇脚,可要茶水?”
“要,给洒家先来两碗京城的凉茶湿湿嘴!”
鲁达把肩扛的朴刀往桌边一放,林浩也解下背着的长枪靠桌放下,又解下腰间的行囊置于面前。
“好嘞,两碗凉茶,送一碟瓜子喽!”
茶小二仰头大喊一声后,向新进茶铺客人迎去。
“兄长,待进入京城后,与兄弟同去寻我二叔可好?”
在赶路的途中,鲁达已告知林浩自己要到京城大相国寺投奔智清长老一事,这和林浩在前世看的水浒传中对鲁达的描述相一致,但即将入城之际,林浩还是向鲁达提出了相约投奔二叔林冲之事。
“不妥。不妥,下台山之时,师父曾三令五申告诫我要到京城大相国寺投奔智清长老,并写有一份书信要交于智清长老。你我兄弟还要在京城长久待下去,兄长我还是留居于大相国寺最好!”
鲁达一番推脱,说明自己的理由,林浩也不好再强求鲁达什么,只好作罢。
“兄弟可知二叔居住地?”
鲁达问林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