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界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以下是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发展历程和特点:

1.?“新时期文学”的开启:周扬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报告将60年代之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这被视为中国文学的重大转折。文学体制得到修复和重建,文学观上提出“文艺民主”,口号改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最高标准是四项基本原则。这反映出人们期望汲取五四时期多元共生和精神解放的资源,建立自由宽容的文学环境。但对于文学复兴的想象存在两条道路的分歧,一种是复归十七年文学的主流状况,坚持人民文学道路;另一种是复活十七年文学中被压抑的非主流文学,与五四启蒙文学建立关联,这使得一体化的文学格局开始解体。

2.?西方文化文学思想的引入:70年代末开始出现大规模翻译介绍西方现代文化文学思想作品的热潮,从重印之前三十年的出版物,到重点转移至20世纪的现代文论和文学创作。批评界引入各种方法和理论,1985年被称为文艺学的方法年。

3.?文学发展阶段:

- 80年代前期:新时期文学,小说方面有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诗歌有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以及青年的朦胧诗派。此时的作家和知识分子扮演着文化英雄的角色,承担着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先驱任务。

- 80年代中期:文学界出现革新力量,旨在离开十七年文学范围和写作模式。写作批评和理论创新掀起高潮,出现了一批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形态不同的作品,如寻根文学和现代派文学,诗歌上出现第三代/新生代诗歌。同时,“回到文学自身”和“文学自觉”成为热门话题,理论批评从侧重外部规律转向注重内部规律,更关注文学本身的结构。

4.?重写文学历史潮流:80年代前期,新的历史图式逐渐出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成为取代阶级论的新标准。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新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等命题,具有明确规划意识的“重写文学史”活动开始,以走向世界文学、文学现代化和回到文学自身为目标,而符合这一要求的是80年代的“现代派”。

5.?作家群体的变化:过去在特定时期文学中成名的作家失去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两批人。

6.?文学创作:一大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有较大影响的作家重新焕发青春,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尽管他们已步入人生暮年,创作力整体衰退,但仍有不少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部分作品甚至成为其创作道路上的又一高峰。例如,巴金创作出著名的5本散文集《随想录》;艾青写出诗集《归来的歌》;曹禺写出剧本《王昭君》;杨绛创作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韦君宜的两部重要小说《洗礼》《母与子》也诞生于这一时期。此外,还有臧克家的诗集《忆向阳》、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卷、陈敬容的诗集《老去的是时间》、冰心的散文集《三寄小读者》、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曹雪芹》、陈白尘的剧本《大风歌》、聂绀弩的诗集《散宜生诗》、沙汀的长篇小说《青坡》《木鱼山》《红石滩》等。同时,作家回忆录的写作也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文学现象。

80年代的文学发展充满活力与创新,众多优秀作品和文学思潮不断涌现,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同学者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侧重点,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80年代文学的具体方面或某位作家的情况,可以查阅相关的专业书籍和研究资料。

20世纪80年代内地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主义的深化: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冲破了一些文艺思想的束缚,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2.?人道主义精神的倡导:这些作品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比如,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人性的闪光点。

3.?文化反思与寻根: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融合了传统文学手法与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像阿城的《棋王》、李锐的《厚土》、莫言的《红高粱》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改革精神的体现:改革文学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等作品关注现实,对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人物进行了深入刻画。

5.?艺术手法的创新:以王蒙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尝试借用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此后的先锋小说更是全面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与思维方式,如马原、余华、苏童等作家的作品。

6.?思想解放与启蒙:80年代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冲破思想枷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例如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引发了人们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7.?反映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从6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为人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