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寒忍俊不禁,连忙摆了摆手道:“老爷子,没必要。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采药更是如此。

我教了你们是不假,但也要副业队的小伙子们吃得了奔波劳累的苦,受得住风餐露宿的寒,才能赚到钱呀。”

“哈哈哈。”

邹朝民并没有与他争辩,而是继续显摆道:“你这话说得不假。

不过,咱们都是乡下穷老百姓,啥苦啥累没受过?往年麦忙天收麦子,天上下着瓢泼大雨,把人淋得跟落汤鸡似的,也得干呀!

跟这个比起来,上山采药跟遛弯似的,还能看风景,算个啥呀?”

这老爷子,自打进门,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即便说起曾经的苦难,仅仅是感慨稍许。

王少寒只能点头。

他也是农村人,当然知道夏天收麦子是什么滋味。

那个年月没有机械化,每个村几百上千亩的麦子全凭镰刀割,割完之后,富裕的生产队牲口多,可以用大车拉;像王家村这种比较贫穷的,就只能凭人力。

那大板车又沉又重,七八个人才能推得动,大热的天绳子勒肩膀上,一个颠簸就是一道血印子,汗水一浸,蜇得人龇牙咧嘴。

麦子拉到场里还不算完,接下来得耖场、碾场、翻场,一折腾就是个把月。

收一次麦子,村子里的老老少少都得脱层皮。

这么对比下来,到山里采药真的不算啥了……

“你可不知道,当初我做决策的时候,村委班子里还有不少人反对我,可现在呢?”

邹朝民十分得意,抱着膝盖,冷哼一声道:“见赚到钱了,村里那些个半大小子,哪个不想进副业队采药?

娘的,说起来还很好笑,一些家伙为了能把家里的孩子塞进副业队,都开始学人送礼了!

这他娘的不是腐蚀领导干部吗,老子会收?”

回想当初大伯王长生为了自己,也干过同样的事情,王少寒又是好笑又是感慨。

“少寒呐,这两年风头变了,叔觉得,这药材往后肯定是个好行当!”

邹朝民跟着笑了一阵儿,忽然正色道:“咱伏牛山里啥没有?只要你有学问,认识草药,到啥年代都饿不着!

我听说咱们市里古时候就是大的药材市场,只是这些年政策原因,渐渐落寞了。

可将来,我觉得它还会再次兴盛起来!”

王少寒点了点头,有点被惊到了,想不到一个乡下老支书会有如此见识。

要知道南阳药材市场古时候称为“药都”,可是天下药材汇聚之所。再加上“医圣”张仲景的名头加持,简直繁盛至极。

只是这些年统购统销,许多药材市场都失去了流通性,一些祖祖辈辈都干药材的商家,也就渐渐淡出了。

此种情况在八十年代,肯定会迎来巨大的转变。

“邹叔,其实,除了到野外采集药材,组织乡民种植也未尝不可。将来随着时代发展,野生药材终究是不够用的,只要本分种植,炮制得当,一样可以带领大家伙儿发家致富。”

王少寒想到这儿了,就随口说了一句。

哪知道,邹朝民听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连忙比划着让他别往下说了,摇头道:“你小子可是真敢想啊!

那地里中啥是你说了算的?

当下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还种药材,你小子可别犯错误!”

王少寒龇牙一笑,不吭声了。

历史中的每个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不像自己,是个挂逼。看待问题,高度自然也不一样。

可将来,药材种植绝对是个利国利民的行当。

王少寒清晰的记得,像甘肃、四川、河南这些古老的道地药材产区,最后都走上了药材种植的道路,不少老百姓借此过上小康生活。

主要原因,还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养生观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