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才招募令的颁布,让凤栖城内外一时间风起云涌,四方俊才纷至沓来,各怀抱负,欲在楚镶国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崭露头角。罗子和自然也不例外,他早已在心中酝酿着一番大志,期盼借此机会一展才华,向往着像爹爹一样统领百万兵马,开疆拓土。
作为楚镶国大将军罗天雄之子,罗子和的身份在整个凤栖城内举足轻重,许多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他一楚镶国贵族的身份跳过了初试,直接进入复试。对于这样的“优待”,罗子和起初并不在意,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安排,毕竟他出身将门,文武双修,自然该有这样的便利。
复试开始时,罗子和心态轻松,游刃有余。无论是文试中的策论,还是武试中的比拼,他都显得从容不迫。在策论的考核上,他与众多才俊同场对辩,纵横捭阖,文思泉涌,语惊四座。凭借多年与韩墨轩辩论磨砺出的辩才,他的言辞如同利剑,直击要害,让对手难以招架。
而在武艺比试中,他更是挥剑如风,剑气凌厉,攻守兼备。每一场对决,他都以迅捷的身法和精湛的剑术轻松取胜。围观的人群中,许多人开始低声议论,感叹大将军之子果然不负盛名,不仅才学出众,武艺也颇为非凡。
罗子和听着周围的称赞,心中不免生出一丝骄傲之意。他一向聪明好学,自幼受到精英的教导,再加上出身显赫,似乎从未经历过太多挫折。这一切让他不由得轻视了那些与他同场竞争的英才。
然而,随着选拔的逐渐深入,真正的高手开始涌现,考核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复试中的文考,不再只是表面文章的比拼,而是深入探讨经国大略的见解。罗子和本以为自己应对自如,然而,面对其他才俊的深邃见解与新奇观点,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文试其中一个题目讨论的是楚镶国如何在未来与周边五国维持和平与平衡。罗子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当加强国防,施以强硬态度,以武力震慑外敌。然而,各国才俊提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独辟蹊径的观点,与罗子和的“以武震慑”策略见解截然不同,对他产生了极大冲击。
来自西南大商国的年轻才俊贺知恒提出:以经济合作取代军事对抗。他主张通过加深楚镶国与周边五国的经济联系,使得各国的经济命脉相互交织,建立“利益共同体”,从而减少战争的诱因。贺知恒提出,若通过发展跨国贸易、资源互补等手段,使各国的经济高度依赖于彼此,那么战争的代价将大大增加。各国之间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战争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区域内的贸易网络,从而让战争成为一种“不划算”的选择。贺知恒在论述中进一步指出:“与其费力防守,不如引敌入市。”他主张楚镶国利用其地理优势,成为区域经济枢纽,通过控制贸易和物资流动,既掌握区域经济的主导权,也达到和平的目的。这一论点打破了罗子和“以武力主导和平”的思维框架,使他第一次意识到,战争与和平的平衡不仅仅靠武力,还可以通过经济纽带维系。
来自北方的杨尚诚提出合纵连横的战略。他认为,面对周边五国,应当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联盟与分化并行,即联合弱国,牵制强国,防止任何一个国家独大。他指出,若只靠武力,可能会引发各国的警惕与结盟,最终导致楚镶国陷入多面受敌的境地。相反,若通过外交手段,拉拢较弱的国家,给予其支持和经济援助,便可在五国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使强国无法轻易威胁楚镶国的地位。若遇时机,楚镶国甚至可以暂时与某些强国结盟,以共同对抗另一个崛起的对手,通过外交的微妙平衡,来维持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罗子和原本认为强硬的军事态度是维持和平的关键,而这一“以智谋胜”的策略颠覆了他的看法,让他意识到外交和政治手段的重要性。
一位来自南方文化古国的才女苏妙言提出了一个颇具深远意义的观点:以文化为媒介,化敌为友,软实力取胜。她认为,楚镶国在武力上虽有优势,但在维持长久和平方面,武力只能产生短期震慑,无法改变其他国家对楚镶国的根本态度。真正能维持和平的,是文化上的影响力。苏妙言提倡通过文化交流和思想影响,逐步渗透到周边五国的上层社会与知识阶层中。她提倡通过教育交流、艺术展览以及书籍传播等方式,可以逐渐影响周边国家的文化风向,使得这些国家的精英阶层认同楚镶国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减少对抗和战争的倾向。她说道:“兵戎相见易,心志之胜难。若能以文化人,何须动兵?”这一观点极具远见,令罗子和大为震动。他从未想到,文化的力量竟可以成为影响国际局势、维持和平的重要工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