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伯一家赶紧谢过,这一下大家的心都从即将到来的离情别绪中舒缓了不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至此,日后的安排也算是一并说清,大家都去了一桩心头大事,气氛也一下松弛了不少。只余亨亚日稍稍有些忐忑,这下多半是要离乡了。余斛?那是多有见新闻纸上的地方,也是国内有名的花花世界,有些怯,更多的是好奇和向往。如今,就要去往那往日只得从新闻纸中才得有所耳闻的地方,那里又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亨亚日心内想着,耳中却听着葛自澹接着说道:“东伯东婶,你们下去休息一会儿吧,这些天也有劳你们了,东哥你们也去吧。我和贤弟、亚日说说话。”

东伯一家子告辞回自家小屋去了,明宇也邀王品福去他屋子里喝茶,一时,屋内就余葛自澹和亨氏父子。

葛自澹带着亨氏父子去了书房。待三人坐定,葛自澹指着书案一侧放着的一摞书,说道:“贤弟,这就是我这些年的潜心之作,也是要传给亚日的根本之法。”

父子两个看得、听得是一脸的惊异。

葛自澹看到了亨氏父子俩的异样,只不在意,继续说道:“书本上的学识也罢,道理也好,只是我们为人处事我称之为技巧的东西,讲的很具体。就如同我们盖一栋房屋,书本上会讲如何如何的盖,怎样才能盖好,又为什么这么盖。而我所写的这几本书会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盖这房屋,盖这座房屋之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更好更效率更经济的盖好房屋,我们要用这房屋来做什么,房屋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等等这些。你们可能没从这些个角度来想过问题,或是即使想过也没太在意,只这也是我好些年来所学、所做、所思的那些问题的总结。一个从细处着手,以小见大,一个从顶端着手,提纲挈领,你要说那个更重要,我只能说都重要,只根本之法是根基,根基扎实,人生之路才得更顺畅、便利,也能减少不少迷思。这个例子好比那树,你说根系和枝叶那个更重要,都重要,离开了彼此都不能成活。只根系弄得好,事半功倍,根系弄得不好,事倍功半,种树也是从根系开始,这就是其中的差别。当然我在书中也有讲这些,这也是其中单独的一本《论系统》中所要讲的。”两父子听的入神。

“我一共写了五本书,分别是《观世界论方法》、《观人生论成败》、《观价值论得失》、《论系统》和《观伦理》,这五本书各有不同,讲的事情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前面三本是从三个层次来讲这个世界、社会和个人的,让你怎样去认识这个世界,怎样去认识社会或者说事物也行,怎样去认识个人或者说自己。这观名字叫三省观,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讲认识自己的,却也只讲了方法,每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看自己哪里做得好做得对,哪里又做的不足,好的、对的、不足的又分别在什么地方,哪些是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的。当然这是个很好的方法,也很具体,只是还有不足。《观人生论成败》中所讲的有些类似于三省和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不在一城一地之失或者说不在一时一事的得失上计较的结合,怎样才说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如何又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不足,又当如何面对等等。当然,这三本书又不能孤立的看成三个方面,三个层次,它们彼此之间有着联系,不能孤立的单独拿出来看,所以才又有《论系统》这本书。就如同贤弟个人,你即是别人的子女、又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兄弟、朋友、老爷、同僚、下属、上司、老师、学生等等,如果把你的一个或几个身份单独拿出来,那你这个人就不完整了,在这世上就缺了一部分,可能那也就不是你了,就变了样、走了形,所以才有《论系统》的说法,强调彼此间的关联,又看重局部的独特性。《观伦理》稍微特殊一点,它和前面四本的联系貌似没那么紧密,但也只有结合起来看,才能更完整更系统的看待世界、事物、人生或者说问题。它讲的大体上类似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将心比心那种类似,但也有不同,它要追根问底,穷究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再结合前面几本书,可以把问题看的更清更透彻。”

一番说辞,深入浅出,也是让亨氏父子眼界大开,即便是亨书勤也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葛自澹的话也让他们深思,学问之道究竟是什么,葛自澹似是打开了一扇门,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葛自澹说完,把这几本书推到亨亚日面前,接着说道:“我现在就把它全部传于你,你要收好,万万不可遗失。我这里除了初写的原稿,也没有多余的了,只是那原稿和这终稿还有很多的不同,中间随着我后来的想法变化,还有不少增添和删节,有不小的调整。我虽可以再复写一遍,只不好费那精力。你这后面就可以一本一本的看,循序渐进,不求甚解,不用急于理解书里的意思,先把所有语句记下,遇到事情时,多看多想,再反思,那时的收获就不言自明了。至于学校里的事,那些反都是小节,到时自然就能很快追上,不在于耽搁这些时日。我们路上时,你也先以这几本书为主,以后在余斛安顿好后,校学它事之余,力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把这五本书给读完记牢,如此方才两不相误。”

亨亚日接过书,点头称是,答应了下来,却一时也不好急于现时就看,毕竟老师和父亲都在,都还在说着话。

葛自澹看了看亨书勤,问道:“贤弟可困否?这一番交代完,仿似石头落地,一下放松下来,竟是困了。”

亨书勤说道:“我也是同样如此,事情一旦议定,也是困极。”

“那好,我们就休息吧,未尽事晚餐后再议,也好养足精神,明日里也都要远足的。亚日你且自去吧。”

亨亚日闻言,抱起那五本书,就离了书房,到客房中去了,总要先把书收好再说。五本书大约是手抄本的原因,每本都是大部头,也是厚厚的一摞,亨亚日年少,抱起来也稍嫌有些吃力,主要是不方便。进屋时,正被已回的王品福看到,正要给他帮忙拿书时,却被亨亚日拒绝了。王品福也不以为意,以为这小家伙是自己跟自己赌气,应该是想看看仅凭自己到底能不能给坚持下来。就见亨亚日好不容易把书给放到床头,却又拿起自己的小包裹,把包裹自己又重新整理了一遍,腾出地方来放这几本书,见空间不够大的时候,还把包裹中的其它东西检出一些才罢。那几本书都有些厚,王品福很怀疑亨亚日单手能否持得住这书,估计多是要摊放在书案或是腿膝上才好观看。

亨亚日折腾了一会儿,想想还是先把《观世界论方法》从包裹中拿出,再把其它事物都放,又扎好包袱。拿出书后,亨亚日到一旁桌几边坐下,摊开书,开始看起来。只见书中写道:看苍茫大地、辽远星空,观世间万物、山川河海,无不深感宇宙玄奇、生命奥妙、造化无穷,然则再看芸芸众生,直到吾个人,时而会想:我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我又如何为我?世间万物又从何处而来,又将去向何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维持日常运行,将来又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给答案。吾始想西洋有上帝耶和华六日创世造万物说,国内有盘古开天、女娲掸土造人说,西方阿拉伯人真主安拉想得之间说,然上帝、盘古、女娲、安拉这些又从何而来?为何如此?将到何处?如此究极反复,永无穷匮,更是无从谈起。至此吾又想是否有一定之规来讲述这个世界,述人述事述物,遂起意探寻方法,此方法为解开那些疑问提供一定之规,拨开迷雾,识见真像……

亨亚日看得很费劲,那些人有听说过的,也有未曾听闻过的,只看的似懂非懂的,毕竟这说法也很烧脑,一些观点闻所未闻。亨亚日忽然记起老师刚刚说过的话,说是要不求甚解,只看和记就行了,于是他也依言而行。这样的书自然是写得很枯燥,里面的文字也是绕来绕去的,不过亨亚日看得很认真,虽不太明白,但大体的逻辑是通的。有些事想不明白,但又想把它弄明白,正路是不行的,只好想或是借助一些方法去把它一部分、一部分的弄清楚,再窥见全貌,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而盲人摸象这篇课文,亨亚日是学过,既然是盲人,那自己就无法窥得大象全貌,就和人无法全知这个世界的道理也差不多。所以盲人四处摸,人们发动思想、挖空心思的去想、去做。盲人摸着鼻子说像蛇,摸着腿像柱子,摸着身体像堵墙,摸着尾巴像绳子,这都是大象的局部,也是大象的一部分,也许就是这样,通过一部分、一部分的来慢慢集合,就有可以摸清大象真容的一天。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不是也同样如此呢?亨亚日不知道答案,只方法看似笨了些。但至少有方法可用,可以说清这世界一部分的样子,不是两眼一抹黑的,总比那遇到死胡同出不来者索性就纯粹躺平不动者,高明了何止千百倍。当然,老师能有这般奇思妙想也是给亨亚日带来太大的震撼,他也不清楚有这般想法的价值如何,但对他而言不次于开了一扇窗。

亨亚日看得很投入,也是兴味盎然,只是偶尔也会想盲人摸象本身,然则盲人又是如何识得何物为蛇、柱子、墙和绳子这些的呢?他应该从没见过,那这比喻又是如何出来的呢?亨亚日一时也是无解,心下想着,或许就和这多部分世人一样,多是心盲眼不瞎,于是看不透,结果就和眼瞎心盲一样的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