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
外文书店坐落在一幢老式洋房里,红砖墙上爬满了常春藤,新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这家书店从民国时期就开始营业,是上海最大的外文书籍发行处,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变迁。
江丽丽比约定时间早到了一刻钟。她站在书店门口的玻璃橱窗前,假装在看陈列的新书,实则在透过玻璃打量自己的装扮。一件淡蓝色碎花布连衣裙在阳光下投下柔美的剪影,这是她昨晚特意挑选的衣服,裙摆上还别着一枚贝壳样式的胸针,是母亲送给她的信物。
“江小姐!“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转身看去,亚里斯今天穿得很随意,米色衬衫配深色长裤,没有打领带,整个人显得格外清爽。他的金棕色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却平添了几分书生气。
“您来得真准时。“江丽丽笑着说,心里却在想,今天的亚里斯看起来特别亲切,不像平时在办公室那样拘谨。
“其实我半小时前就到了,“亚里斯不好意思地说,手指不自觉地摸着后脑勺,“在对面的蓝波咖啡馆坐了会儿。“他没说的是,这半小时里,他一直在透过咖啡馆的窗户,等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推开书店厚重的木门,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皮革的香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旧书特有的陈香。老式吊扇慢悠悠地转着,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橡木地板因年代久远而发出细微的吱呀声,那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边是文学区,“江丽丽带着他走向书店深处,高大的书架像迷宫一般展开,“您想看些什么?“
“我对现代文学很感兴趣,“亚里斯说,目光在书架间流连,“特别是描写上海的作品。这座城市太迷人了,我想通过文学更深入地了解它。“
江丽丽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书,动作熟练而优雅:“这是《子夜》的英译本,茅盾先生的作品,写的是三十年代的上海。还有这本《围城》,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很有意思。里面对人性的观察特别深刻。“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亚里斯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念出书上的句子,声音里带着几分认真,“这让我想起了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人们总是在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您对柏拉图感兴趣?“江丽丽有些惊讶,眼睛亮了起来。在她的印象里,亚里斯一直是个历史学者,没想到他对哲学也有研究。
“在雅典大学,这是必修课,“亚里斯笑着说,眼神中流露出怀念,“不过现在我更喜欢读史铁生。您看,我还特意买了中文版在学习。“
他从皮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装订简陋的书,上面密密麻麻做满了笔记。有拼音标注,有英文翻译,还有一些理解性的批注。字迹工整,显示出写字人的耐心和专注。
江丽丽翻看着亚里斯的笔记本,心里泛起一阵感动。每个汉字旁边工整的拼音,每句话下面认真的翻译,甚至连语境的理解都记录得那么详细。这些笔记不仅显示出他学习中文的决心,更透露出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真诚热爱。
“我很佩服您,“江丽丽轻声说,声音里带着真诚的赞叹,“这些文字对外国人来说很难,但您写得这么认真。“
“值得为了理解一个人而学习。“亚里斯望着她的眼睛说,声音轻柔而坚定。
江丽丽感觉心跳加快,耳根微微发烫。她知道亚里斯话里的暗示,但又不敢细想。赶紧转移话题:“这边还有诗歌区,要看看吗?那里有很多经典诗歌的翻译。“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偶尔传来木地板的轻响。角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戴着老花镜在看《参考消息》,一对年轻情侣在诗歌区窃窃私语,女孩时不时掩面轻笑。古朴的木质楼梯通向二楼,那里是古籍部,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庄重。
“这本《李白诗选》的英译很好,“江丽丽拿起一本烫金封面的诗集,“译者很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虽然形式上有所改变,但那种豪放和飘逸的气质都在。“
“'床前明月光',“亚里斯轻声念道,发音虽然不太准确,却格外认真,“这首诗我会背。您知道吗?月亮在中国诗歌和希腊神话里都是很重要的意象。在我们的神话里,月亮女神塞勒涅每晚驾着银车横越天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