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这样子。初学者,你不要跟他讲忍力。对初学者是鼓励他冲刺。初学者的操作,他是以行力为主。因为他精神体力有的是,偶尔发发脾气,乱不了。但是老参要注意,你没有太多本钱去耗损你的功德了,老参就要重忍力了。因为论行力你是赶不上年轻人了,所以,老参是重忍力,就是安忍不动。
所以,这个行力跟忍力是一个人的五度能不能成就的关键。你要能够遇到逆境安忍不动,在顺境的时候你又把握机会不断地增上进步,那么你前面的布施、持戒、禅定这三度才能够进步。
前面的五度,佛陀讲出一种殊胜圆满的五度,这以下正式跟一念信解相比。
是人于百千 万亿劫数中
行此诸功德 如上之所说
有善男女等 闻我说寿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过于彼
若人悉无有 一切诸疑悔
深心须臾信 其福为如此
假设有一个人,他在百千万亿劫数当中修学前面的五度,就正像前面所说的,圆满五度,那么你把前面五度的功德来比较,跟谁比较呢?跟下面这个善男子、善女人。这个人没有修五度,但是他闻佛寿命,知道佛陀的法身常住,而这个法身就是我们一念心性本具的,那么产生一念的坚定的信解。佛陀说,你这一念坚定的信解的功德,超过前面的万亿劫数中的五度。所以,“若人悉无有,一切诸疑悔”,假设这个人对于佛陀的法身的功德是圆满的,而这个法身又是我心中本具的一念心性观照所成就的,能够深信不疑,乃至于一念的坚定的深信不疑,你的福报就超过前面五度了。
蕅益大师在解释这一段——一念信解超过这个圆满五度的时候,他是从有漏无漏的角度来说的。就是说,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是你缺乏般若波罗蜜,你就缺乏内观的智慧,那表示你这个人是怎么样?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向外去追求的,那变成一种外在的福德。
诸位!福德,不管再怎么多,它毕竟是外在的福德。也就是说,它不能对你内心的烦恼业力产生清净的效果,因为你缺乏般若波罗蜜。这就是为什么说“六度无般若,空成有漏因”。就是说,你福报很大,你来生是一个大富长者,甚至于做转轮圣王,然后你这个忍辱波罗蜜也修得好,你也很庄严,禅定也很深,那问题是,那又怎么样?你还是一个生死凡夫!关键在这里。就是说,你这种五度的福德不能去改变你内心的烦恼,不能消灭烦恼,你还是轮回中人。所以你那个福报是生灭法,它的本质就是生灭法,不管它多大,它的本质就是生灭的,有漏的。
而你一念的信解,诸位,一念的信解是内观的。你启动你内心的清净力跟具足力,你照耀你心中的虚空跟大地,你的生命从此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所以,一念信解是解决核心的问题,就是从你的颠倒妄想——核心切进去。而你这个福德修完以后,你该打什么妄想,你还是照打,你在你的高深禅定、广大福报当中,你以前有什么习气,原封不动!因为五度不能改变你内心的烦恼业力,它没有那种解脱的力量,它没有清净的功德,因为它是有漏的福报。所以,缺乏智慧的时候,你前面五度就是有漏的福德,就这样子而已,对你内心的增上、对你内心的清净没有帮助。而你一念的信解是一种清净的、无漏的。有漏跟无漏是不能比的,这个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这本质上就不一样。
蕅益大师从有漏无漏来解释。一念信解是无漏,前面的五度的福德虽然广大,它的本质是有漏,所以这两个是不可比况的,不一样。
辛二、颂位行不退
我们看辛二的“颂位行不退”。先看第一段。
其有诸菩萨 无量劫行道
闻我说寿命 是则能信受
前面是用福报来比况,这以下从善根不退来赞叹一念信解。说有一个菩萨,这个菩萨他过去无量劫中行菩萨道,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的菩萨道。他的智慧比较薄弱,但是他经过长时间的事修的五度以后,他在《法华经》听到佛寿无量、法身功德常住,他也能够信受。蕅益大师解释,这个菩萨是钝根菩萨。就是说,钝根菩萨他长时间地事修,他也没关系。因为佛陀在《法华经·方便品》有说,你只要是修学佛陀的法门,你迟早会悟入心性的。因为佛陀在施设三乘法门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暗中的向于真如的力量,所以,你事修久了,你也可以产生一念的信解。这是讲钝根,经过事修,慢慢地也可以产生信解。
那么信解以后,看第二段。
如是诸人等 顶受此经典
愿我于未来 长寿度众生
如今日世尊 诸释中之王
道场师子吼 说法无所畏
我等未来世 一切所尊敬
坐于道场时 说寿亦如是
“如是诸人等,顶受此经典。”这个“诸人等”,包括钝根的,经过无量劫的行菩萨道悟入一念信解;或者是利根人,利根人他一初心听《法华经》,他就马上一念信解。没关系,不管钝根、利根,只要你能够信解,而且欢喜受持《法华经》,你自然会发愿。这一点很重要。你信解以后,你自然会观照。因为你知道你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你当然会想要去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你的内心,因为它是你的根本,这一切的生命是你的内心变现出来的。你产生观照以后,你自然会发愿,一定会发愿的,发愿要成就的。
发什么愿呢?“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我也能够成就法身的功德,由法身而所谓的从本垂迹,产生应化身。就像今生的释迦牟尼佛一样,他出生在尊贵之家,诸释中王;然后他在尊贵当中,就开始出家;出家以后,在道场安坐而成佛;成佛以后,转法轮,“说法无所畏”。所以愿我等于未来世中,“一切所尊敬”,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美妙的应化身,而且这个应化身安住道场的时候,也是为一切众生宣扬《法华经》的一佛乘的思想,来说明法身功德常住的概念。
这个地方讲到,你的信解的善根会产生观照的善根,而观照的善根产生愿力,而这三种都不会退,不退转。诸位!我们学《法华经》的特点在哪里?它不是产生观照那么简单,它会让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别人坚固。所有的善根,包括布施,包括持戒,包括念佛。
我们凡夫最大的麻烦就是退转的问题,尤其净土宗。就是说,我在平常的时候,我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我把冷气打开来,我把那个密闭的窗户关起来,电话暂时离开,我可以专心地念一千声佛号,每一句佛号清楚分明。可以。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我这个功力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表现出来?不要说百分之百了,我临终如果有佛堂的百分之八十就够了,我就觉得心甘情愿了。那这件事情,你怎么知道,你平常的功力,在临终的时候,内忧外患,在加护病房,在别人甚至于哭闹的情况之下,你还可以把你的信愿的善根现出来呢?这个就关键了。这种关键你没有弄清楚,那你的往生永远充满着不确定,就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你临终会怎么样。因为你的成败是由外境决定的,那谁知道你临命终是怎么样呢?谁知道你是怎么死亡的呢?
所以这个地方,《楞严经》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不生灭心跟生灭心的观念。就是说,如果你的善根是假借因缘法——外境建立起来的,这是生灭因缘。第二个,你的善根是透过理观安住而建立起来,那就不生灭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临终见佛往生好了。如果你认为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是在十万亿佛土外,当然这也是佛说的,也就是说,你的信解,你对极乐世界的信心跟了解,是来自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好,你依止这句话而建立信解,也可以。那么这样子讲的话,你往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来去。阿弥陀佛要从十万亿佛土过来,然后他再把你带走。阿弥陀佛从十万亿佛土来,再把你带到十万亿佛土去。所以你的心中是向外期待阿弥陀佛来接引。这种从因缘建立的信解叫做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建立在生灭心。
生灭心,《楞严经》叫做离尘无体。就是你最好保证,你临命终的时候是安稳的状态,你一旦发生车祸或者是你临命终时候有重大的病痛,拖了很久阿弥陀佛都没有来,那你的信解会动摇。因为你的信解是从外境安立的,而从外境安立信解的时候,你一定要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你的信解才建立起来。就是它有很多因素,因为因缘法就是,诸法因缘生,它很多条件。任何一个条件一变,这整个因缘就变化了。也可能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还没有死亡,你认为你要死了,而阿弥陀佛是临终才来,所以你久等阿弥陀佛没有来,你就开始怀疑了。所以,你一旦把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建立在心外的十万亿佛土外,你的往生的变数就太多了。就不是阿弥陀佛的问题了,你因为你自己在那边打妄想,你很容易产生妄想。
但如果你今天把阿弥陀佛跟十万亿佛土建立在你内心本具——这十万亿佛土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我内心本具,我用忆佛念佛把我心中本具的阿弥陀佛现出来。所以这个往生叫做什么?叫做一念相应,跟阿弥陀佛来不来没关系。
在净土宗有一句话很重要,叫做“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就是说,往生,你建立在理观的基础上,那就是一念相应,那跟阿弥陀佛来不来没关系,跟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也没关系,跟你临命终你的身体是什么情况也没关系,因为心性是超越因缘的。
所以这个善根不退,诸位,你一开始的信解就很重要,你是怎么相信的、怎么理解的,这个因地。你的信解建立在心外,你这个信解很容易破坏,因为你不知道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是不可规划的,没办法规划的。你的信解是建立在一念心性——我自心本具,我自心所造,那就操之在你自己了。所以他这个善根不退来自于内观所成就的。
而这样的善根,你只有从《法华经》下手,没有其他的法门。就是你一定要从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包括布施也是一样。你看有些人布施,他不退,因为他布施的善根是建立在我这是开显我内心布施的功德,所以跟别人没有关系。我把东西布施给你,你不把它当一回事,我也无所谓。因为我一开始的信解就是,我透过布施来开显我内心的布施的善根,我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外境,所以,你怎么变化,那跟我没有关系了。所以他的布施的心坚固。
所以,所有的不退,都是因为跟内观的智慧结合才可以做到的。只要你的善根是建立在外境,那你的人生就永远充满了不确定了,因为外境是由业力决定,而且还不是一个人的业力,是众生的共业决定的,那你的变化就太大了。
辛三、颂深心信解
若有深心者 清净而质直
多闻能总持 随义解佛语
如是之人等 于此无有疑
这以下是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就“一念信解”呢?它的条件是什么呢?
他提出三个条件。“若有深心者。”蕅益大师解释这个深心就是入慈悲室,就是这个人过去生有栽培大悲心。第二个,“清净而质直”。蕅益大师解释,这个是着忍辱衣,你那个忍辱,安忍不动的力量很强。第三个,“多闻能总持”。你不但广学多闻,还能够总持里面的要义,而且还能够随顺义理来为人解说。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坐法空座。因为你能够具足慈悲、智慧、忍辱的关系,你就容易对《法华经》产生内观的一念信解。就是这个人大乘善根具足,所以他就容易进入一佛乘的思想。
我们前面说过,弘经三轨——入慈悲室、着忍辱衣、坐法空座,这三个是跟四安乐行有关系,你修四安乐行才有可能成就弘经三轨。所以说到底还是跟四安乐行有关系。就是你这个人,你平常的身业是调柔寂静的,不会冲动;口安乐,你平常也不喜欢讲别人是非的,和合无诤;意安乐,你这个人平常就对人慈悲善巧;还加上你的菩提愿力。你这四安乐行具足,你就容易进入一念信解。就这种人“于此无有疑”。先讲出什么人能够一念信解。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前面一念信解是四信的第一信,这是四信里面的第二信。他不但一念信解,还能够解其言趣。我们看经文。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而且能够“解其言趣”。“一念信解”,它是对真如这种清净力、具足力的信解,偏重理观的。那么“解其言趣”,他们不但是理观,他还可以跟因缘的事修结合起来。就是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他把理事能够圆融无碍。那么这个人,“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的中道智慧。
“解其言趣”,古德解释,“一念信解”是闻慧,“解其言趣”是思慧,更深入了。这个思慧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他法义是融会贯通,他把理事融会贯通;第二个,他能够善巧为人说法。一念信解,他没有融会贯通,他只能自受用,他不能把自己的道理讲出来,他不可以。所以他这个功德来自于,他融会贯通以后他可以善巧为人说法了。
己三、闻持供养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闻持,就是前面的一念信解、解其言趣,就对整个一心三观的思想能够闻,而且能够受持。那么再加一个供养,我们看他怎么供养。
“何况广闻是经”以后,“若教人闻”,或者自持,或教人持,或者自书,或教人书。重点是下面,他不但能够闻持,还能够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等来供养《法华经》的经卷,他可能是在诵《法华经》的时候用各种香花、幡盖来供养《法华经》。那么这个人的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能够帮助我们早一点成就中道智慧。
蕅益大师说,一念信解、解其言趣是了因慧性,是智慧观照;而这个“闻持供养”是偏重缘因善性,就讲到福德资粮。我们虽然理观是内善根,理论上是跟福德没有关系,事实上是有关系。因为我们是业报身,你如果业障太重,你要诵个经也坐不住,要拜个忏你也拜不下去,那就形成障碍了。因为,你很多的理观初开始要靠身口意的事修来带动的,靠诵经、靠拜佛来带动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理观的善根就像一条船,它是一个船体,正行。但是你这个船上面要有一些桨,要有一些风帆,你才有办法前进。这个福德就是船上面的一些前进的工具,你要有一些桨、风帆来带动你慢慢地去进步。这个福德,它还不是说拿来受用快乐,这个福德某种程度是破障的。
在经典上说,这个福德它不能消灭你的业障,但是它可以怎么样呢?它可以淡化你的业障。淡化,经典上讲一个譬喻。佛陀说,你用一个小杯子,你撒了一把盐,这个盐分就很重,因为那个杯子太小,水太少。如果说你今天修福德,你就把小杯子换成大杯子,你这个水加很多。即便同样的盐分,但是你水加多了以后,这个盐尝起来就淡了。就是水不能减少盐的数量,但是它可以让盐尝起来淡化了,它冲淡了。
福报就是这样,福德亦复如是。所以你这个人有点业障,他也有业障,但是同样的业障,这个有福报的人他看不太出来,这是福报的摄受。它不能够把业障消灭,但是福报可以淡化业障的力量,就像这个盐水里面加水一样。所以,你要不修福报,你如果业障太大,你就有障碍。所以要修点福报,虽然我们不是享受快乐,但是能够把业障淡化一点,是这么一个情况。这第三信,闻持供养。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