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王维亦一举夺魁。
不过,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多年以后,李白只身入京,用更加强势的方法,将王维从玉真公主的身边给挤走了。
这也是两位留名青史的大诗人,虽然同处一个时代,但是却几无交集的原因,两人根本就是情敌的关系。
由此例也可以看出,唐代的科举,较之后世来说,公平性相差太多,很容易就会被权贵阶级所操纵。一些确有才学,却无门路的仕子,比如杜甫,在这种制度下是很难中举的。
原因也很简单,唐代的科举阅卷,并无糊名这项制度。谁的卷子,考官只要看名字,就一目了然。是以,中举的考生,大多数都是早已声名在外的仕子。
这就是为何整个天下的人,都认定谢轩将会高中此届科举的状元。试卷上,谢轩这两个字,本就已胜过一切的华彩文章了。
说回科举本身,唐代的科举,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考试的内容,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较的是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都有改变,演变成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的考试制度。
仕子们到达京城后,先要到尚书省“疏名列到”,即办理报到手续。通常是上“文解”,即由地方官府发给仕子的推荐证件,还有“家状”,即由举子本人填写的籍贯、三代名讳等方面的家庭状况表。接下来还要“结款通保及所居”。要求举子们以三人为一组来相互担保,并写明在长安城的暂时住所。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还得参加两项集体活动。一项是在元旦节那天参加由皇帝接见的仪式,另一项是由国子监举行的拜谒孔子像的仪式。
接下来,便可以准备科举考试了。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担任知贡举,若是由他人临时担任此职,则称“权知贡举”。而任“权知贡举”者,不得低于礼部待郎的官衔。
考试的地点在尚书省礼部南院内。考试共分三场,分别为经贴、杂文、时务策。每场的考试时间为一天,从昼至夜,烧三根烛尽为止。每场定去留,第一场合格方许考第二场,第二场合格才有资格考第三场,也就是说三场全部通过,才有可能考中进士。
至于殿试,唐朝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后世有史学家认为,武后载初元年举行了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其实这并不能算是殿试,武则天充其量只是代行了“神都”会场的知贡举而已。而且只是偶一为之,并未形成制度。直到昭宗乾宁二年,皇上亲自出题复试进士,重新排名,重新放榜,将原先的状元刷掉,这才像是后世的殿试,不过,也仅此一次而已。
而进士及第被称为“登龙门”,第一名称之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至于探花,在唐代还没有这样的说法。
进士及第后,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而在唐代,进士并没有后世那样尊贵,常科登第后,并不能马上就授予官职,还要经历守选。待得朝廷有官位空出,经吏部考试,也就是诠选,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当然,仕子如果想在进士及第后立即为官,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参加另一种考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三条,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但是,与科举考试不同的是,这种考试的主持部门为吏部,而非礼部。
这差不多就是整个唐朝科举考试的整个流程,但是凡事也有例外。
当朝权要及考官的子弟、亲戚也要参加科考怎么办呢?要另设考场,另分名额录取以防嫌,称“别头试”。这种制度始于高宗上元二年,时行时辍。开元二十九年的时候,玄宗下旨规定,别头试不再由礼部郎官主持,而移送吏部考功司,不过依然时行时辍。
这种别头试,虽然是说为了防嫌,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算是后世所说的关系户。
玄宗朝,天宝九年,农历二月九日。
在这段已改变的历史中,谢轩终于是站在了科考的“战场上”,开始真正进入大唐的权力中心。
本章已完 m.3qdu.com